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

ibus 暫時解法 及 PDF XChange-view 中文問題

參考:Ubuntu 9.10 上的 iBus 非常不穩? #24
一直以為是自己用外部的database(嘸蝦米),所以導致ibus在開久之後很慢(慢到你不會想等他),後來才知道是整個ibus的問題,雖然目前沒有根絕的方法,但是可以藉由將所有ibus都關閉後重開的方式暫時解決(不用像自己一直重開的)。看來使用以下是最快的
killall -r 'ibus'
ibus-daemon &

killall:利用名稱來kill process (沒有參數時會給用法)

另外XChangeView之前使用中文一直都有問題,不過今天使用後發現顯示正常,可能是字型有修正掉了,參考自己之前的文章即可修正。

#後記:砍掉所有有關ibus的process似乎還是沒什麼用……

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

Ubuntu 9.10 NetworkManager

也是篇早該處理的問題了,這是有關Ubuntu的GUI的連線管理程式Network Manager。一直(自我使用9.04)以來Ubuntu內建的Network Manager一直沒有辦法使用DSL連線,但是使用pppoeconf後又會相衝,而我之前只用過Network Manager的固定IP連線,所以之前擔心到大學後無法連線,而後來Ubutnu One也需要Network Manager來確認連線,所以還是想讓Network Manager可以連線……

手把手玩Ubuntu: 「手把手」調教 Ubuntu 9.10  圖型介面 ADSL 不行撥號嗎?

處理Network Manager,因為新版解決了DSL連線的問題,所以主要是將Network Manager更新成新版的就沒問題了。
(但自己測試Ubuntu One還是連不上去,可能是更新到新版的問題?)
(又,試過pppoeconf後覺得更方便(和Macrosoft底下每次都要自己點連線的比起來),要不是在家只剩一天,就改回用pppoeconf了)
 後面連到Windows網路的問題,因為我家目前沒Windows了,目前可忽略……

凍仁的Ubuntu筆記: 【Network】修改固定IP
凍仁的Ubuntu筆記: 【Network】網路設定 - DNS篇 

這兩篇是在用手動的方式修改固定IP的連線,注意的是DNS的名稱以及修改的檔案和存放IP address的不同。手動修改後很可能造成Network Manager無法作用,此時請將
auto lo
iface lo inet loopback
兩行(頭兩行)保留,其他的用#註解掉重新登入即可 (參考 請問Ubuntu 9.10 如何回復初始網路設定 (DHCP)?  #3 )
另(參考 Ubuntu 9.10 固定ip 一直無法設定成功 #2),可解決手動設定時若有互咬的問題。

#目前是Network Manager可以用了就先用吧,反正固定IP也不會每次都跳出來要我連線的……

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

Catalan number問題及應用等

Wikipedia:Catalan number
黃子嘉 - 線代離散研究室 :[離散]rooted ordered tree
自己沒有去補習,只是很閒的看到了這個blog,就訂了下了每天看個幾題這樣……
其實Catalan number不是第一次遇到了,在上學期的資料結構探討到Stack(123和一Stack,問哪種順序不可能出現,或共有幾種順序)的問題時算是初窺,據Wikipedia來看,似乎是一個在排鬫中很常見的數列。

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

bash、perl、python等入門參考資料

雖然早知道shell script是很好用的工具,但一直不想去寫……(一方面覺得他很簡單,因為自己都看的懂,一方面又覺得很難……因為自己就是寫不出來……)shell script瞭解linux的command越多,寫出來就越好

不過重翻下鳥哥的 Linux 私房菜後,發現OLS3's Homepage!,內有bash、perl、python、emacs的入門文件等,可以去參考

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

自動掛載磁碟

參考這篇: 【Software】讓Ubuntu自動掛載Windows磁碟分割
重點是ubuntu目前看來主要是以UUID來掛載磁碟……
當然,也可以利用device來掛載……
所以要找出UUID,GUI的話可以用gparted來找出UUID,type
Command line的話則是輸入blkid 從label和type下手

blkid:印出區塊裝置(block device)的屬性
-h:help
-u <list>:利用「用途」(例如:filesystem,raid)來過濾
-o <format>:輸出格式,有以下幾種:value, device, list, udev或full(預設)
-L <label>:例用label來過濾(?),只印出device
-U <uuid>:利用uuid來過濾(?),只印出device
<dev>:以device做做為token
import,export會用到的
-c <file>:從cachefile中讀入資訊,if想產生空白的cachefile,使用/dev/null產生空白的cachefile
-g:garbage collect the blkid cache
-w <file>:將cache寫入不同的file (/dev/null =不寫入)

(100731)好像要在以掛載時改變/etc/fstab的內容才會和原本手動掛載的設定一樣…原因不明

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

Ubuntu 9.10 我所需要的

其實自己早該做了,做了這麼多適合自己的更改/設定,不整合一下,每次都重來一次實在很沒效率。希望以後能加以效法……